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檀弓·檀弓上(二)

更新时间:2025-01-19阅读量:184

  原文

  事亲有隐而无犯,左右就养无方①,服勤②至死,致丧三年。事君有犯而无隐,左右就养有方,服勤至死,方丧三年。事师无犯无隐,左右就养无方,服勤至死,心丧三年。

  注释

  ①无方:没有固定的位置或方位。陈澔(hào)说:“左右,即是方。子之于亲,不止饮食之养,事事皆当理会,言或左或右,无一定之方。”

  ②服勤:从事各种劳苦的事情。

  马瑞光曰

  “事亲有隐而无犯,左右就养无方,服勤至死,致丧三年”,在侍奉父母的时候,要将父母的过失隐瞒下来,不要直接去劝导,认为父母永远是正确的,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父母的错误,尤其是已经年迈的父母,服侍在父母的身边,没有固定的奉养方式,直到父母去世以后守孝三年。这基本上就是为儿为女之道。

  “事君有犯而无隐,左右就养有方,服勤至死,方丧三年”,在国君身边侍奉的时候,可以冒犯天威,不要隐瞒君王的过失,可以直接劝诫,有固定的职责,尽心尽力侍候君王直到去世,后守丧三年。君与父的待遇类似,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我们最应该尊敬的,也就形成了儒家的基本人伦,接下来就谈谈老师了。

  “事师无犯无隐,左右就养无方,服勤至死,心丧三年”,在老师身边侍奉不可冒犯,敢于劝谏,以学生的身份勤恳地侍奉老师,老师去世后在心里悼念三年。对待师与父的差别不大,古人认为一日为师,终生为父,这个做法也就再正常不过了。在当代社会,师者的概念更加泛化,这种礼仪也有调整,一日为师,终生为友可能更为贴近现实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