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诸侯玄端以祭,裨冕以朝,皮弁以听朔于大庙,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。朝,辨色①始入。君日出而视之,退适路寝听政,使人视大夫。大夫退,然后适小寝,释服。又朝服以食,特牲,三俎②,祭肺。夕深衣,祭牢肉。朔月少牢,五俎,四簋③。子卯,稷食,菜羹,夫人与君同庖。
注释
①辨色:天色能够分辨事物的时候。
②三俎:猪肉、鱼肉和肉铺。
③簋(guǐ):古时候盛饭用的器皿。
马瑞光曰
天子吃个饭,上个朝都挺费劲,规矩多得很,看来天子确实不好当,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当天子。
“诸侯玄端以祭,裨冕以朝,皮弁以听朔于大庙,朝服以日视朝于内朝”,诸侯祭祀宗庙要穿戴玄冕之服,朝见天子则穿戴裨冕之服,在太庙祭祀听政要穿戴皮弁服,平时到内朝朝见国君要穿着朝服。一个诸侯在各种场合的穿戴都要这样严格规范,虽然塑造了权威,但是似乎有点儿违背人性。
“朝,辨色始入。君日出而视之”,天刚亮的时候,臣子们要进入宫门,准备拜见天子,而国君要到太阳出来后才上朝接见群臣。官小的先到,官大的后到,似乎成了惯例,今天很多场合也有类似的现象,虽然看上去有些官僚主义,实则是有“礼”可依。
“退适路寝听政,使人视大夫”,退入正厅处理政务,然后召见大夫议政。等级、阶层分得清楚,不可逾越,这似乎是儒家一直以来的等级区分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