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学记(八)

更新时间:2025-03-13阅读量:39

  原文

  发然后禁,则扞①格而不胜。时过然后学,则勤苦而难成。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。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燕朋逆其师。燕辟②废其学。此六者,教之所由废也。

  注释

  ①扞(hàn):互相抵触。

  ②燕辟:燕游邪僻。

  马瑞光曰

  介绍了在教育方面失败的六个原因,讲得比较全面,也很有代表性。

  第一,“发然后禁,则扞格而不胜”。如果坏事已经发生,才加以禁止,就会出现人们对相关措施抵触的问题,效果大打折扣。这也是人之常情。承认错误并不容易,提前规范、教育应该效果会更好。

  第 2,“时过然后学,则勤苦而难成”。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时机,即使勤奋刻苦来补救,也很难有所成就。相当于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多人的自我学习与改变能力在下降,认知与思维模式的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就,这常常是教育的作用。

  第 3,“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”。学习杂乱没有规划,自然秩序混乱,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。

  第 4,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。一个人独自学习,不和其他人一起讨论、进行思想碰撞,自然孤陋寡闻。学习应该是一个群体活动,互相赋能,碰出火花。

  第 5,“燕朋逆其师”。不尊敬朋友,不遵守师长教育,自然很难有成就。

  第 6,“燕辟废其学”。到处闲逛,不好学,自然学业荒废。

  这些教育思想影响到今天,讲了很多体系范围内的教育规范,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对人性的激发与对创新突破的激励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