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;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①。君子察于此三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
注释
①车在马前:用大马驾车在前面,将马驹系在车的后面,这样马驹天天看到车走,之后再用来拉车,就不会受到惊扰。
马瑞光曰
凡学习都应该循序渐进,不可急于求成,只有如此,才能学有所成。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,一种思想的产生有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特定的环境决定,没有从天而降的思想。很多思想往往长期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发展下去。
如此,事物的来龙去脉就非常重要了,需要时间分阶段、有步骤去了解,去逐渐探索。这既是了解事物的过程,又是被同化的过程。
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”,优秀冶金匠的儿子,必定先学习缝制皮袍,优秀的制弓匠的儿子,一定要先去编簸箕,如此才能逐渐熟悉将来的工作。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”,让小马学习驾车的时候,应该大马在前面驾车,让小马跟在马车后面,过段时间它熟悉了驾车的过程再来拉车。先当好徒弟,才能当师傅,这似乎才是大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