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学记(十五)

更新时间:2025-03-18阅读量:75

  原文

  古之学者比物丑①类。鼓无当于五声②,五声弗得不和;水无当于五色③,五色弗得不章;学无当于五官④,五官弗得不治;师无当于五服,五服弗得不亲。

  注释

  ①丑:比较。

  ②五声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

  ③五色:赤、青、黄、白、黑。

  ④五官:泛指各级官吏。

  马瑞光曰

  “古之学者比物丑类”,古代的学者喜欢排比并列各类事物,如此启发人们的思考,进而获得智慧。

  “鼓无当于五声,五声弗得不和”,鼓本身与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声并没有什么关联,但是五声没有鼓的调节,则无法和谐。鼓声看似无用,实则有大用。

  “水无当于五色,五色弗得不章”,水本身不属于赤、青、黄、白、黑五色中的任何一个,但是如果没有水的调和,五色也不会如此鲜明。

  “学无当于五官,五官弗得不治”,学习不等同于任职五官,但是五官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掌握治理之道。调味品并非主料,但其让主料更有滋味,相得益彰。

  “师无当于五服,五服弗得不亲”,老师不属于五服中的亲人,但是因为有老师的教育,五服之内的亲人才知道如何亲密,否则五服不亲。进一步说明师者之尊,规则与伦理如此重要,形成了习惯,甚至文化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