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乐记(一)

更新时间:2025-03-19阅读量:56

  原文

  音①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。变成方②,谓之音。比音而乐之,及干戚羽旄谓之乐。

  注释

  ①音:曲调,《乐记》中,“音”与“声”“乐”相对,郑玄将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相杂调和称为音,单出称为声。

  ②成方:曲调。

  马瑞光曰

  接下来进入《乐记》部分,主要谈音乐对于人的情感、意志方面的影响。音乐对人类的思想、情感影响深远,尤其音乐在情感塑造、磨炼意志方面的影响更是深远。

  “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”,音的兴起,是从人心中生发出来的,人心的动,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。肯定的是,音会影响到人心的波动,而人的心动也会影响到音的产生。万物会触动人心,人心生出“音” 似乎是如此道理。问题是一样的事物在同一个人心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,如此也可以证明人心对万物还是有很大影响的。这个问题在东西方哲学流派中各有讲法,音由心生也似乎是一种观点。

  “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声相应,故生变。变成方,谓之音”,受到外界影响,心生动,不同的心理状态能用声表达出来;不同的声相互应和,产生变化,就成了音。总结起来就是,外界影响人心,人心产生“声”,声声相和成为音,音是内心对外界加工的结果。

  “比音而乐之,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”,把音进行各种排列,配上乐器的演奏,再手持干、戚、羽、旄跳舞,就称作“乐”了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