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。是故,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①以杀;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②以缓;其喜心感者,其声发以散;其怒心感者,其声粗以厉;其敬心感者,其声直以廉;其爱心感者,其声和以柔。六者非性也,感于物而后动。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。故礼以道其志,乐以和其声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奸。礼乐刑政,其极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。
注释
①噍(jiào):急促。
②啴(chǎn):宽舒。
马瑞光曰
“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,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”,进一步说明乐是由音而来的,而音又是因为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而来的,是一种由外而内生发出来的感受。后面进一步说明六种不同的声音与人的感受的关系。
“其哀心感者,其声噍以杀;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以缓;其喜心感者,其声发以散;其怒心感者,其声粗以厉;其敬心感者,其声直以廉;其爱心感者,其声和以柔”,在悲伤、快乐、喜悦、愤怒、虔敬、爱慕之心的作用下,发出的声音分别是急促低沉、徐缓宽舒、爽朗悠扬、粗哑严厉、直率廉正、和顺柔美。心境不同,音乐不同,人心对音乐的感受往往与一个人的情绪相互影响,有点互为因果的意思。
最后总结道:“故礼以道其志,乐以和其声,政以一其行,刑以防其奸。礼乐刑政,其极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。”用礼来引导人们心态,乐来和顺心声,政来统一百姓言行,刑来防止有些人作乱。如此,百姓同心,社会安定,天下治理成功,这也就是王者之道了。实际上也就是儒法一体,结构清晰,希望国泰民安,安居乐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