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祭义(五)

更新时间:2025-03-25阅读量:29

  原文

  仲尼尝,奉荐而进,其亲也悫,其行也趋趋以数①。已祭,子赣问曰:“子之言祭,济济漆漆然。今子之祭,无济济漆漆,何也?”子曰:“济济者,容也,远也。漆漆者,容也,自反也。容以远,若容以自反也,夫何神明之及交,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?反馈,乐成,荐其荐俎②,序其礼乐,备其百官,君子致其济济漆漆,夫何慌惚之有乎?夫言,岂一端而已?夫各有所当也。”

  注释

  ①数:速。

  ②荐俎(zǔ):盛放食物的器皿。

  马瑞光曰

  祭祀的形式实际上是不断调整的,实际上讲的是一种权变思想。

  “仲尼尝,奉荐而进,其亲也悫,其行也趋趋以数”,夫子主持尝祭,捧着祭品走进来,其行恭谨,走得急促而快速,缺乏威严。子赣于是问道:“子之言祭,济济漆漆然。今子之祭,无济济漆漆,何也?”夫子平时讲祭祀要有条理,要有威严,但是今天的祭祀显得仓促而缺乏条理,这是为什么呢?显然这是在怀疑夫子言行不一,接下来夫子的回答就是本段内容的核心了。

  “子曰:‘济济者,容也,远也。漆漆者,容也,自反也。容以远,若容以自反也,夫何神明之及交,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?’”意思是讲究容貌、修饰,这都是表面功夫,和神明疏远,实际上如此祭祀有表面而无实际,讲白了用心是最主要的,表面形式无关紧要。

  这实际上是个“度”的问题,但是往往不好把握,需要较高认知水平,很多时候只能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