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乐正子春①下堂而伤其足,数月不出,犹有忧色。门弟子曰:“夫子之足瘳② 矣,数月不出,犹有忧色,何也?”乐正子春曰:“善如尔之问也!善如尔之问也!吾闻诸曾子,曾子闻诸夫子,曰:‘天之所生,地之所养,无人为大。父母全而生之,子全而归之,可谓孝矣。不亏其体,不辱其身,可谓全矣。故君子顷③步而弗敢忘孝也。’今予忘孝之道,予是以有忧色也。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,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。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道而不径,舟而不游,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。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恶言不出于口,忿言不反于身。不辱其身,不羞其亲,可谓孝矣。”
注释
①乐正子春:曾子的学生。
②瘳(chōu):痊愈。
③顷:“跬”字之误,半步的意思。
马瑞光曰
乐正子春是曾子的学生,有一次不小心伤到了自己的脚,几个月不能出门, “犹有忧色”,脸上表现出担忧的神情。他的弟子就很奇怪,询问为何,乐正子春就搬出了师爷孔子的言语。
“天之所生,地之所养,无人为大。父母全而生之,子全而归之,可谓孝矣。不亏其体,不辱其身,可谓全矣”,类似于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,人的一切来自父母,我们应该把身体完整地保护好,归还父母才是,不能有所损害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“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”,所以作为君子,半步也不敢忘记孝。父母给的身体不应伤害,既是保护自己,也是孝顺父母。
“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,是故恶言不出于口,忿言不反于身。不辱其身,不羞其亲,可谓孝矣”,进一步讲何为孝子,心中常有父母,不出恶言,别人也就不会对自己有怨言,不让自身受辱,不让父母蒙羞,就是孝了。从孝的角度教育人们要出言为善,修身养性,即使经历了苦难、不公,甚至是误解、打压,也以诚待之,以善待之,这才是君子之道。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应是大道。一个公司不但要赚钱,还要让团队向善、愉悦,向客户、向社会传递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