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祭义(九)

更新时间:2025-03-27阅读量:42

  原文

  昔者,有虞氏贵德而尚齿,夏后氏贵爵而尚齿,殷人贵富而尚齿,周人贵亲而尚齿。虞、夏、殷、周,天下之盛王也,未有遗年者。年之贵乎天下久矣,次乎事亲也。

  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。七十杖于朝,君问则席。八十不俟朝①,君问则就之。而弟达乎朝廷矣。行肩而不并,不错则随。见老者则车、徒辟。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,而弟达乎道路矣。居乡以齿,而老穷不遗,强不犯弱,众不暴寡,而弟达乎州巷矣。古之道,五十不为甸徒,颁禽隆诸长者,而弟达乎獀狩②矣。军旅什伍,同爵则尚齿,而弟达乎军旅矣。孝弟发诸朝廷,行乎道路,至乎州巷,放乎獀狩,修乎军旅,众以义死之,而弗敢犯也。

  注释

  ①俟朝:朝见国君后就可以退去,不必等待着罢朝。

  ②獀(sōu)狩:獀为春猎,狩为冬猎。

  马瑞光曰

  这一段主要是讲尊老,实际上尊老就是尊未来的自己,因为每个人都会老。

  开篇就搬出了虞、夏、殷、周的天下圣主,来说明要尊老。昔者,有虞氏贵德而尚齿,夏后氏贵爵而尚齿,殷人贵富而尚齿,周人贵亲而尚齿”,分别是尊敬有德、有爵位、富贵的人或亲人,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尊敬老人。“年之贵乎天下久矣,次乎事亲也”,尊老的传统由来已久,仅次于尊重自己的父母。

  最后进行了总结:“孝弟发诸朝廷,行乎道路,至乎州巷,放乎獀狩,修乎军旅,众以义死之,而弗敢犯也”,从朝廷开始尊敬长者,这种风气就会一路风行,延续到乡村,到田间地头,到军队,大家就算死也不会违背孝悌之道。如此,这种道义就没有什么人敢违反,就会真正形成风气,也自然会成为一种文化了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