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学笔记:学尚书·礼记》

《尚书·礼记》经解(二)

更新时间:2025-03-28阅读量:44

  原文

  礼之于正国也,犹衡之于轻重也,绳墨之于曲直也,规矩之于方圜也。故衡诚县①,不可欺以轻重;绳墨诚陈,不可欺以曲直;规矩诚设,不可欺以方圜;君子审礼,不可诬以奸诈。是故隆礼、由礼,谓之有方之士;不隆礼、不由礼,谓之无方之民。敬让之道也。故以奉宗庙则敬,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,以处室家则父子亲、兄弟和,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。孔子曰:“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。” 此之谓也。故朝觐之礼,所以明君臣之义也;聘问之礼,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;丧祭以礼,所以明臣子之恩也;乡饮酒之礼,所以明长幼之序也;昏姻之礼,所以明男女之别也。夫礼,禁乱之所由生,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。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,必有水败;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,必有乱患。故昏姻之礼废,则夫妇之道苦,而淫辟之罪多矣;乡饮酒之礼废,则长幼之序失,而争斗之狱繁矣;丧祭之礼废,则臣子之恩薄,而倍②死忘生者众矣;聘、觐之礼废,则君臣之位失,诸侯之行恶,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。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,是以先王隆之也。《易》曰:“君子慎始。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”此之谓也。

  注释

  ①县(xuán):同“悬”。

  ②倍:通“背”,违背、背弃的意思。

  马瑞光曰

  主要讲礼的价值,算是讲清楚了礼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,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对标准的制定,需要大家执行,但又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,而是在道德上抢占制高点,要求大家必须遵守。

  “礼之于正国也,犹衡之于轻重也,绳墨之于曲直也,规矩之于方圜也”,礼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,就如同秤对于度量轻重,墨线对于测量曲直,圆规矩尺对于画方画圆一样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没有礼,也不会有国。

  “故衡诚县,不可欺以轻重;绳墨诚陈,不可欺以曲直;规矩诚设,不可欺以方圜;君子审礼,不可诬以奸诈”,进一步来说明礼的价值,有了秤,当然就无法在重量上欺瞒人;有了墨线,曲直自然清晰;有了圆规矩尺,是方是圆就一目了然;君子遵礼,就不会被奸诈之人欺骗。

  “故以奉宗庙则敬,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,以处室家则父子亲、兄弟和,以处乡里则长幼序”,如果用礼来侍奉宗庙就会虔诚;让礼进入朝廷,就可以让不同的职位各就其位;顺序井然,用礼来管理家庭,父子亲,兄弟和;用礼来规范乡里,则长幼有序。最后,夫子得出结论:“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。”让君王满意,百姓顺治,都是靠“礼”,治国安邦离不开礼。

  “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,是以先王隆之也”,显然礼的教化作用润物细无声,能够扬善抑恶,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远恶近善,国家治理的目的也就实现了,所以先王才会特别重视礼。

  一定要从开始的时候就定好礼的规范,这样人们能依礼而行,否则就可能产生很多问题。

目录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