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子云:“父母在,不称老,言孝不言慈。闺门之内,戏而不叹。君子以此坊民,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。”子云:“长民者,朝廷敬老则民作孝。”子云:“祭祀之有尸也,宗庙之有主也,示民有事也。修宗庙,敬祀事,教民追孝也。以此坊民,民犹忘其亲。”
马瑞光曰
“子云:‘ 父母在,不称老,言孝不言慈。闺门之内,戏而不叹’”孔子讲,如果父母还健在,自己是不能讲自己老的,因为还有来处,这个时候要多谈孝顺,而不是谈父母应该慈爱。在家里,可以嬉笑逗乐,不要唉声叹气。换句话讲,夫子认为孝顺对于个人、家庭乃至社会来讲,非常重要,因为这样有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。
“君子以此坊民,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”,君子用这样的方法来要求百姓,百姓中还是有轻视孝顺父母而重视疼爱子女的。显然夫子不满意这个现状,所以进一步提出了方法:“长民者,朝廷敬老则民作孝”,统治民众的君王如果能在朝廷上敬老,百姓会上行下效,可能会兴孝顺之风。还是要领导带头。
最后夫子讲道:“修宗庙,敬祀事,教民追孝也”,修庙祭祀,教导百姓孝顺,如此才能形成孝顺之风。通过祭祀来教导人们行孝,既有天意,又是神的旨意,力度很大。这也是夫子一贯的做法,形成标准,又形成行为。